当前位置: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大全 > 历史典故 >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 正文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1-01-09 03:56 > 来源:98作文网  历史典故

文章摘要:端午回忆故乡,其实就是回忆一种生活的过程;端午节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端午节吃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小偷小摸是万万行不得的,&ldquo。端午节吃粽身边所有的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你的影子,即使明知是瞬间被混淆的视线,可宁愿就那样沦陷;端午节吃粽子直到有一天,妈妈提到你,&lsquo。节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断了反悔的机会,仿佛周边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没有彩排没有NG 的舞台剧,每一个戏子对应着生活在我身边的一个人,每一句台词是他们为了生活说出的真 实的或者虚伪的语言,每一场戏剧都源自于生活的编制,纯天然取自于生活。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 得儿子的说法。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编辑:孙星香   查看:9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网址:https://www.98zw.com/zwsc/9444.html
分享文章参与投稿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