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2008年湖南高考文章赏析标杆文3500字作文 > 正文

2008年湖南高考文章赏析标杆文 3500字

文章摘要:高考作文3500字:怎么写好2008年湖南高考文章赏析标杆文3500字作文?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以下是魏丽英写的《2008年湖南高考文章赏析标杆文》范文;

好2008年湖南高考文章赏析标杆文作文3500字概况

  • 作者:魏丽英
  • 班级:高中高考
  • 字数3500字作文
  • 体裁
  • 段落:分55段叙写
  • 更新:2023年06月08日 07时01分

高中高考作文3500字3500字   魏丽英   本溪市 高中高考学生(2)班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

(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破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2)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3)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4)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争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问。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办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退想,你心中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5)我这番话部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特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6)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释迦牟尼在菩提树阴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昧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选自朱光潜《绐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略有删改。)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赏析要点:

(1)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

①本文的主旨是关于静的修养。能够领略静趣的人,才能在尘世喧嚷中蓦然获得无穷妙悟。心静不仅能使人领略乐趣,于人的身心也有极大裨益

②赏析应当紧扣文本进行,角度可以多样。

例如:A.主题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静”是全文的中心与枢纽。所有的范例,事理都体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内容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段落层次也围绕着主题来安排。

B主题与个人修养的关系“静”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忙里可“偷闲”,闹中能觅静,它全在于个人的修炼。静中领略的趣味,不仅使自己受益,也给朋友带来快慰。

C从结构技巧的角度谈主题在文中的展开方式。全文先谈“感受”,再从“心界的空灵”所获得的“静趣”,引出“静修”于人身心都有裨益的结论。

D从表现技巧的角度谈主题在文中的展开方式。如人生哲理、物理定律的妙用,生动范例(自然现象社会场景)的精选,俳句、诗句的引用等对于阐释主题的作用,以及由此所启发的读者对静的审美理解艺术享受。

(2)从说理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

①抓住话题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文由“感受”入手,引出“静趣”,再到静修的好处,后面的内容以前面的阐述为基础,说理层层递进。

②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具体的范例解说之中,而范例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以及人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容易理解

③书信的形式和谈话的方式,以及亲切平和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亲和力,使文章的观点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赏析标杆文:

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

作者通过感受,领略趣味,静的修养层层递进,表达了作者希望获得心界的空灵,静中寻趣。

文中“处处领略趣味的人不至于岑寂,不至于烦闷”表达了作者通过静获得了心灵的惬意,从源头活水中领略趣味。在静中获得心界的空灵,在忙中静趣。

文中通过对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的描绘,突出“万物皆静观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观点,通过描写静的诗,表达了心界的空灵,物界的永不沉寂,抱着静趣之心仔细玩味,也能体味出另一番景象。

本文作者通过谈静,表达了作者希望忙里偷闲,闹中觉静,心领神会,获得心界的空灵。在静中领略趣味,获得无上乐趣。(12分)

忙中静趣

——赏析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作者对“静”的感受,对静的乐趣的诠释,用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提示了主题——“忙中静趣”。

文章开头段,用一系列的例子并运用对比,引出了“感受”,而领略——在生活中寻找趣味,便是“感受”的一部分,而寻找趣味,“大的静中比较容易见得出趣味”,忙中静趣中的静,是指心灵的空灵,它与物界的沉寂不一样,而文中所写的心灵的空灵就是领略忙中静趣的基础,“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不必定要闲”,而静趣会在百忙中,在都市里,如“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所以,只要“你的心灵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你愈不觉得物界喧嘈”——这便是忙中静趣。

本文通过巧妙的引入主题,运用通俗易懂的例子与语言使“忙中静趣”具体、形象而可觅。(10分)

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

本文开头就写了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一半得之于感受,为《谈静》一文作下了铺垫。

本文多处用了排比的手法,“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在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表现出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静与闲不同。生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

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只要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间的无上至乐。(6-7分)

从说理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

本文从人的“感受”说起,从而引出“静”的“趣”和“静”的“益”条理清析,分析透彻,使人心领神会,各有所得。对于文章的说理技巧,具体总结如下:

一、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文章中大量引出中外诗词,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如作者为了体现“趣静”,便引用了小林一茶的俳句和中国诗人的诗句,将诗中的“趣静”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条理分明,分析透彻。本文题为《谈静》,却不从“静”说起,而从“感受”说起,由“感受”说到“静趣”再说到“静益”,思路十分清晰,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三、多种议论手法并用,收放自如,文中运用了道理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议论手法,使文章说理性强却不至于苦燥,使读者心悦诚服。

总而言之,作者娴熟的说理技巧,使文章内容更形象更深刻,也使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切。(13分)

从说理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

本文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来论证作者观点,十分精彩。

巧用对比,在对比中呈现哲理,如第一段中写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千差万别的感受来论证了天资境遇对审美的影响。又如第三段中将诗人与一般人对生活的看法进行对比,以此来论证“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到的趣味,这便不觉岑寂或烦闷”。

引用诗句,从诗句中悟真知。作者将一句句的诗穿插在文中,成为了其论证强有力的论据。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排徊”。论证了诗人领略趣味便不觉岑寂或烦闷;又如“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往,飞鸟相与还”。一处用陶渊源的诗论证了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从而提醒我们要善于领略。

作者娴熟的说理技巧给文章增色不少,对比与引用两种手法用得妙,用得绝!(12分)

析《谈静》中的说理技巧

本文通过多角度如感受、趣静、镇静,等等来写“静”,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说理技巧,表达了作者“静”是指心界的空灵这一主题思想。

首先,作者写了“感受”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其含义极广,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来引出话题,然后写了“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并且不会“岑寂,烦闷”,“能力一半出于天资,一半也因于修养”来写出“静”的含义,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也写出了一种自括其趣、乐观、幽美的境界。这些说理的角度,表面上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每个角度都紧扣主题,进而充分有力的阐明作者的观点,并内容非常丰富。

总之,本文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说理技巧,充分有力地阐明了文章主旨,使文章内容充实,增强了文章可读性,使人留连忘返。(7分)

查看:86992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网址:https://www.98zw.com/3500zizuowen/386548.html

作者:高中高考学生(2)班 魏丽英   时间:2023-6-8 07:01

看完此作文您的评价是:
  • 评价:好文章,赞一下

    好文章,赞一下

    563人

  • 评价:很一般,需努力

    很一般,需努力

    6663人

  • 评价:太差劲,踩一下

    太差劲,踩一下

    52人

高考3500字作文推荐

热门高考作文3500字